2016-06-27

有關[規劃者的養成]

在整理論文資料的同時
發現了自己大學與碩一碩二時寫的一些作業
有些文字隔了一點時空距離再看
與現在的社會環境相較
呈現一種距離的美感

突然想整理在這裡
並不會全文貼上
只擷取一些有趣的
例如大二時 曾明訓老師出的這個作業
要我們回答規劃師的腳色是甚麼?
做了五年規劃師 也逃開了五年
以下寫於2000年的文字兩相對照變得十分有趣

Q:有人認為規劃師應該扮演技術官僚的角色,不宜深入價值辯證的課題;有人認為規劃師應該從官僚體制內解放出來,扮演社會改革者的角色,並涉入價值辯證中。請問你認為一個“好”的規劃師應扮演何種角色?


A.  規劃師在城市中,應該是一個社會改革者的角色。現今的工商業社會中,社會問題層出不窮。原因就是在於目前的城鄉規劃,忽略了『自然人類』的位置,一切變成了華而不實的展覽場。以設計師的風格導向為依歸的建築、以商人政客的利益導向為圭臬的都市計畫,行人的權益在道路法規上被犧牲,市民的生活因經濟發展被排擠。一個人成長、生活在這樣一個生冷的環境中,不免影響到了身心的平衡。人的行為觀念是被他所生活的環境所影響塑造而成的,一個冷漠、對弱勢團體不友善的環境,是無法生養出性格淳善的人類。人類為了要在這樣的環境生存,愈是越顯暴戾猜忌,終於造成現今極冷扭曲的社會環境。要杜絕這一類的問題,有賴於規劃者的職業良心,以及是否有完整的考慮面向來決定。但有時在官僚體制內,一個有良心的規劃者常會因官僚體制的僵化與負面導向影響,使得胸懷大志在現實環境中窒礙難行。規劃案件本身就充滿的許多變動與複雜性,再加上當事者的政治利益考量……在官僚體制內的規劃只會讓事情更為繁瑣與制式化。因此,我支持讓規劃師回歸到社會層面,讓規劃者的壓力來源回到案件本身。當然,在體制外的規劃者難免不容易發聲,但比起發的不是自己聲音的規劃者,還是多了一份自主性。才不愧對於自己所受的教育與職業道德。